王海峰,如皋市第十八届人大代表,东陈镇南凌社区党总支书记、居委会主任。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,他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立足本职岗位,将代表履职与本职工作紧密联系起来,用实际行动践行着“人民选我当代表,我当代表为人民”的神圣诺言。
发展特色农业倾力探索致富路
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,是王海峰担任村书记后首先考虑的问题。为此,他带领村里一班人,奔赴连云港市东海县、安徽省长丰县进行特色农业考察,结合南凌社区实际情况,成立了东凌家庭农场,发展草莓、翠梨种植,建设荷藕生态生产基地,并向村民免费传授种植技术。如今,东凌农场已形成草莓120亩、翠梨80亩的规模,草莓种植面积为如皋市第一,生产的草莓远销上海、常熟、昆山等地,2018年东凌农场“红颜”品种草莓在全国农产品博览会获评银奖。荷藕生态生产基地达到250亩,产出的荷藕有机生态无污染,创造了高于稻麦种植3倍的经济效益。
在王海峰的努力下,南凌社区先后流转土地4416亩,用于种植稻谷小麦,为农民增收致富、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基础。2022年,村民年均人收入达到31489元,位于如皋市前列。
小社区大环境创新治理聚民心
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一场硬仗。作为社区当家人,为群众打造清洁、安全、舒适的居住环境是一项重要的任务。他带领社区干群风风火火开展工作,对社区全域开展“地毯式”环境整治。
为了让广大群众了解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,他制定了详细的人居环境整治方案,利用广播会、组级板凳会、微信等方式进行了广泛宣传。整治过程中,虚心听取广大党员群众的意见,采纳有效建议和意见,不断调整优化整治方案,让群众自主自愿参与到人居环境治理活动中来。
南凌社区12组、14组一段长1400米的四级河道,杂草芦苇丛生,水流不畅,部分河坡塌方严重,有些河段已看不到水面,严重影响排水及周边环境。王海峰实地走访后掌握第一手情况,想方设法争取到河道整治相关项目。2020年6月项目开工,经过四个月的整治,河道面貌焕然一新,两岸群众拍手叫好。
用心倾听民声架起沟通“连心桥”
“我们要知道群众需要的生活、需要的农村是什么,要最大程度发挥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话语权和自主权。”作为如皋市人大代表、东陈镇南凌社区人大代表工作站站长,王海峰经常组织工作站的代表们到各村走访调研。深入农村,走近群众,了解群众的需求,征集群众的意见,打通联系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切实架起了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。2022年,南凌社区人大代表工作站被评为如皋市样板人大代表工作站。
在走访过程中,王海峰发现南凌社区二、三组道路为砂石路,群众也反映出行不便,尤其是下雨天,雨水冲刷后道路变得泥泞,行走非常困难。为此,王海峰多方奔走,向镇级部门反映,与市级相关部门沟通,终于将道路硬化提上日程,目前已建成1400米的水泥路,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问题,大大方便了群众。(报道 陈梅)